六、假主詞 相信大多數人都曾經在英文課堂上聽過老師提到「假主詞」這個文法術語。 按字面來看,「假主詞」應該就是「假的主詞」的意思。但是,「假的主詞」指的究竟是什麼?它在句子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亦或,它的功能為何?在本章中我們將針對這些問題作深入的分析探討。 何謂假主詞?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讀者先仔細觀察並比較以下這幾個句子。 a. It 's hot today. (今天很熱。) b. It 's 10:30 now. (現在十點半。) c. It 's right here. (它╱牠就在這兒。) d. It 's good to see you again. (很高興再次看到你。) e. It 's important that you come earlier. (你早一點來很重要。) f. It 's coming in about fifteen minutes. (它大約十五分鐘後會到。) 雖然以上 a. 、 b. 、 c. 、 d. 、 e. 、 f. 各句都用了代名詞 It 作為其主詞,但是我們卻發現每一個 It 似乎都「指」不一樣的東西: a. 句的 It 指的應該是「天氣」; b. 句的 It 指的應該是「時間」; c. 句的 It 指的可能是某個「事物」或某隻「動物」; d. 句的 It 指的是後面的不定詞片語 to see you again ; e. 句的 It 指的是後面的名詞子句 that you come earlier ; f. 句的 It 指的則可能是某一班「火車」、「公車」、「接駁車」等。換句話說, a. 、 b. 、 c. 、 d. 、 e. 、 f. 六句話指的應該是: a'. The weather is hot today. b'. The time is 10:30 now. c'. The book / key / dog / cat /... is right here. d'. To see you again is good. e'. That you come earlier is important. f'. The train / bus / shuttle /... is coming in about fifteen minutes. 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比較,就會發現其實真正言之有「物」的 It 是 c. 與 f. 句中的 It 。依照代名詞的「正常」用法, It 應該有一個先行詞 (antecedent) ,也就是說, It 應該用來「代替」出現在其前的某一名詞。而我們發現,符合這個使用條件的只有 c. 和 f. 句。請看以下這兩則對話: g. A:Where is my book ? (我的書呢?) B:It 's right here.(〔它〕就在這兒。) h. A:When is the next train? (下班火車是什麼時候?) B:It 's coming in about fifteen minutes. (〔它〕大約十五分鐘後會到。) g. 句中 A 提到的 my book 在 B 發言時用 It 來代替; h. 句中 A 說到的 the next train 被 B 以 It 取代。但是類似的語境 (context) 卻不適用於 a. 、 b. 、 d. 、 e. 四句。事實上,這四句話根本不需要語境。以 a. 、 b. 句而言,用 It 來表示「天氣」、「時間」是「約定俗成」的用法;以 d. 、 e. 句而言, It 指的是同句句尾的不定詞片語和名詞子句。 我們還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證明 c. 、 f. 兩句中 It 與其他四句中 It 確實大不相同。請先看下面這兩則對話: i. A:Where are those keys ? (那些鑰匙呢?) B:They 're right here. (〔它們〕就在這兒。) j. A:When are those shuttles going to arrive?(那些接駁車什麼時候會抵達?) B:They 're coming in about fifteen minutes. (〔它們〕大約十五分鐘後會到。) 我們在上面這兩段對話中看到的是,當先行詞為複數名詞時,代名詞 It 也必須改為複數型 They 。但是不論是 a. 、 b. 句的 It 或 d. 、 e. 句的 It 都不會有變成 They 的機會,因為它們並無所謂的「先行詞」。 從上述的討論,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如 c. 、 f. 句中具有實際指稱對象 (referent) ,亦即先行詞,則 It 為實質主詞;像 a. 、 b. 、 d. 、 e. 四句中無先行詞亦無變化型的 It ,只能說是形式上的主詞。而形式上的主詞是否就是所謂的「假主詞」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檢視幾個句子: k. It is Mary that hates John.(討厭約翰的人是瑪莉。) l. It is John that Mary hates. (瑪莉討厭的人是約翰。) m. There is a spot on the wall.(牆壁上有一個斑點。) n. There are two spots on the wall. (牆壁上有兩個斑點。) k. 、 l. 為所謂的分裂句; m. 、 n. 為所謂的存在句。很明顯地, k. 、 l. 句中的 It 和 m. 、 n. 句中的 There 亦為「形式上的主詞」。那麼,我們所列舉的這麼多「形式主詞」到底算不算是「假主詞」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請看我們以下的說明。 首先,為了方便比較,我們將 a. 、 b. 、 d. 、 e. 及 k. 、 l. 、 m. 、 n. 等句一起列於下方: a. It's hot today. b. It's 10:30 now. d. It's good to see you again. e. It's important that you come earlier. k. It is Mary that hates John. l. It is John that Mary hates. m. There is a spot on the wall. n. There are two spots on the wall. 正如先前提到的,我們無法幫 a. 、 b. 、 k. 、 l. 中的 It 和 m. 、 n. 中的 There 找到一個明確的指稱對象,但是我們卻發現 d. 、 e. 兩句的 It 似乎並非全然無所指。雖然這兩個 It 也沒有先行詞,但是從 d' 和 e' 兩句: d'. To see you again is good. e'. That you come earlier is important. 我們可以推斷: d. 句的 It = To see you again ,而 e. 句的 It = That you come earlier 。換言之,在 d. 句中 It 即 to see you again ,在 e 句中 It 即 that you come earlier 。也就是說, d. 句的形式主詞 It 事實上「指」或用來「代替」句尾部分的不定詞片語,而 e. 句形式主詞則「指」或「代替」句尾部分的名詞子句。如果我們把 d. 句的不定詞片語與 e. 句的名詞子句稱為真主詞的話,那麼兩句句首的 It 就是「假主詞」了。 反觀 a. 、 b. 、 k. 、 l. 中的 It 和 m. 、 n. 中的 There ,不但沒有明確的先行詞,也不是用來代替句中的任何一個部分。換句話說,這裡的 It 和 There 之所以被需要,純粹是句法上 (syntactical) 的考量,因為每一個句子都必須有一個主詞。不過,既然這兩個「形式上」的主詞並不具實質的意涵,稱它們為「假的」主詞應無不當。 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這麼說:所謂的「假主詞」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解釋。狹義的假主詞指相對於真主詞的形式(如 d. 、 e. 句的 It );廣義的假主詞則還包括純句法上需要的形式主詞(如 a. 、 b. 、 k. 、 l. 句中的 It 和 m. 、 n. 句中的 There ) 下一節的討論我們將把焦點放在狹義假主詞的用法與功能上。 假主詞的用法與功能 首先,請先觀察下列幾個句子: o. Having so many things to do and so many people to please is no fun. (有這麼多事要做又得討好這麼多人挺無趣的。) p. To find a steady job with good pay at a time like this is difficult. (要找到高薪又穩定的工作在目前這種時機點很困難。) q. Whether he will quit or continue to work for the company is not clear. (他會辭職還是會繼續在公司工作並不明朗。) o. 、 p. 、 q. 三句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詞都很長,述語卻很短。從語用學 (pragmatics) 的角度來看,過長的主詞加上過短的述語,很容易引起理解以致於溝通上的障礙。試想,當聽話者尚未弄清楚主詞為何之時,句子已嘎然中止,是不是會引起一些困擾。 就修辭學的考量而言,像這樣「虎頭蛇尾」的句子會顯得笨拙、不俐落。因此較不具說服力。的確,當人腦在處理接收到的訊息時,若訊息的供給呈正金字塔狀(即由小訊息到大訊息或由簡單訊息到複雜訊息),效率較高。反之,若接收到的訊息呈頭重腳輕的反金字塔狀,則人腦較容易「當機」。 要解決上述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本章的主角假主詞 It 。我們可以把 o. 、 p. 、 q. 三句改成: o'. It is no fun having so many things to do and so many people to please. p'.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steady job with good pay at a time like this. q'.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he will quit or continue to work for the company. 正如我們在討論 d. 、 e. 句時提到的,這裡的 It 指的就是被移至句尾的動名詞片語 having so many things to do and so many people to please ( o'. 句)、不定詞片語 to find a steady job with good pay at a time like this ( p'. 句),和名詞子句 whether he will quit or continue to work for the company ( g. 句)。而這種用法的 It 被稱為「引導性的 It 」( introductory "It" ),其功能在於「循序漸進」地引導出句子的重點。如我們在 o'. 、 p'. 、 q'. 及 d. 、 e. 句中所見, It 之後先後出現原句中較簡短的訊息,告訴聽者或讀者「某件事」如何,然後再提供較長、較複雜的訊息,也就是,再詳述該事件本身的來龍去脈。 一般而言,會被移到句尾的「複雜訊息」分別出現在 o. 、 p. 、 q. 三句中的動名詞、不定詞和名詞片語這三種結構,而該結構愈長就愈需要後移。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r. It is useless whining and whimpering behind the boss's back. (在老闆背後抱怨、哀嘆是沒有用的。) s. It's a pleasure seeing Tseng Ya-ni win so many LPGA championships . (LPGA = Ladies Professional Golf Association) (看到曾雅妮贏得那麼多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冠軍真是一件快事。) t. It is advisable to pick up the pieces and start all over again . (收拾殘局然後重新出發是明智的。) u. It is not easy to learn three totally different languages at one time and be successful . (在同一個時間要學三個完全不同的語言且要學得好並不容易。) v. It was rumored that he had been forced to step down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 (據傳他是因為受到董事會的脅迫而下台的。) w.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o is going to buy up all our farm land and build an amusement park here (是誰打算買下我們全部的農地並在這裡蓋一座遊樂園並沒有什麼差別。) 注意,像這樣將「真主詞」後移,用「假主詞」 It 在句首作為引導的句型,在口語溝通時特別重要。因為如果使用原句型,一旦發生理解上的障礙而必須「倒帶」,將會相當麻煩。當然,若是以文字敘述,則讀者可以看一下前後文以避免誤解。不過,無論如何,多學會一種句型從修辭的角度來看總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