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理解文法〉假設語氣與動詞時態之比較 | |
2025/05/20 | |
![]() |
|
※ 內容節錄自 貝塔語測 《論證型英文寫作速成教戰》作者:Quentin Brand 英文其實有三種基本的語氣 (moods),分別是「直述語氣」(indicative mood)、「祈使語氣」(imperative mood) 和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假設語氣」(subjunctive mood)。直述語氣用在對一般事物的陳述,動詞依一般動詞的時態變化。祈使句用來表達命令、請求、禁止等,動詞必須用原形。假設語氣,如前一節所述,用來表達非事實的狀態,動詞則必須以「過去」的形式出現。 為凸顯假設語氣的這種「奇異」現象,下面我們分別就現在、未來和過去的狀態,拿使用「正常」時態的條件句和假設句做一個比較。我們先看 A、B 這兩句與現在有關的條件句和假設句。 A If I have more time, I drive slowly.【條件】 B If I had more time, I would drive slowly. 【假設】 A 句是現在式的條件句,意思是「(現在)如果我有較充裕的時間,(都)會慢慢地開車。」;B 句的假設表達的是與現在事實相反的狀態,意思是「(現在)假如我有時間的話(但是我沒有),我會慢慢地開車。」此外,我們發現假設子句中的動詞由現在退到了過去,即由 have 變成了 had,而主要子句中也不用 will 而用過去式的 would。 注意,此時動詞不可用 drove,因為這是主要子句,一旦使用 drove 就會成了「過去的事實」,這與原句的語氣和時間皆不符。當然,這裡的 would 並非表示「過去的未來」,它表達的是在對現在的非事實所做的假設之後,「將會」呈現的虛擬狀態。 接下來我們看與未來有關的條件和假設句。 C If I have more time, I will drive slowly. 【條件】 D If I should / were to have more time, I would drive slowly. 【假設】 C 句是未來式的條件句,意思是「(未來)如果我有較充裕的時間,(就)會慢慢地開車。」;D 句表達的是未來強烈/極度懷疑的狀態,意思是「(未來)萬一/假若我有較充裕的時間(但是我不太可能有),我會慢慢地開車。」其中,子句必須用 shall 的過去式 should,或將原本用來表示未來的 be to 以過去式 were to 呈現,主要子句中也由 will 變成了過去式的would。 讀者一定注意到了在 D 句主要子句的部分和 B 句主要子句的部分完全相同。這是因為不論是對現在做假設或是對未來做假設,與之呼應的不可能或不大可能發生的結果,自然會都指向「假設」的未來。 |
|
![]() |
|
文章分類:這句英語怎麼說 | |
![]() |
|
上一篇:〈理解文法〉英文的時態 | |
![]() |
|